医院新闻
NEWS
德承百年
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院前医疗急救综合考核排名全市第四
日前,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公布了2023年度院前医疗急救综合考核“成绩单”。全市65家“120”急救网络医院参与考核,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简称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急诊科高分通过,排名第四,是白云区唯一一家进入前五的医疗单位。这份“成绩单”凸显了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高效、过硬的院前急救响应和救治能力,有效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专业救治,为区域内居民的健康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据悉,该考核是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按照《广州市院前医疗急工作考核办法》,从院前医疗急救管理与服务能力考核、院前医疗急救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考核、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检查考核等三个维度,对全广州中心城区共65间“120”急救网络医院进行的年度评价考核。考核方式分上下半年现场考核及日常监测进行,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急诊科以年度综合评价424.69分,排名全市第四(2022年得分排名全市第五)。

搭建院前—院内高效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
急诊科是医疗救治最前沿,也是医院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第一站。
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急诊科作为医院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卒中中心三大中心的核心科室,与重症医学科、骨伤中心、普外中心、神经外科、心血管科等科室间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通过优化联合救治流程、规范急危重症救治、强化基层急救服务能力建设等措施,搭建起院前院内快速、高效、规范的一体化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在白云机场工作的小陈(化名)就是救治体系受益者。他在工作时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由机场急救中心及时进行抢救,被紧急送往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急诊科救治,一般来说,心跳呼吸骤停超过10分钟后将出现脑死亡,而心跳呼吸骤停2小时的小陈在急诊团队不间断的心肺复苏抢救,奇迹般地恢复了窦性自主心律,随后经医院绿色通道送往重症医学科接力救治。在ICU住院期间,小陈仍反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和严重感染、多脏器衰竭等凶险的病情变化。经重症医学科团队专业科学的个体化中西医结合治疗,小陈再次创造了生命奇迹,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后便康复出院。
急诊科医护团队坚持“每周一学习,每月一实操和考核、每季一演练”的学习培训模式,在长期的急救实战中练就了过硬基本功,不断提升救治能力。据统计,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急诊科在2023年开展理论培训120多场,参培医护3634人次;完成院前出车共2677趟,实施救治2762人次,其中急危重症的救治460人次,抢救成功率超97%。
构建上下联动三级救治网络
依托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技术支持,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下联动,快速响应”的原则,上联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联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人和镇卫生院,构建了完整的的“三甲医院-三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级救治体系,切实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保障。
今年年初,家住人和镇蚌湖的 肇叔(化名)因突然胸痛倒地被送往人和卫生院抢救,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急诊接到120转接电话后马上派出紧急转运急救团队前往现场协助抢救。在医院医护人员救治下肇叔恢复了自主呼吸心跳,但未脱离生命危险。随后紧急转运至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绕行急诊直接送至ICU救治,经检查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并顺利进行静脉溶栓。为进一步治疗,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马上联系送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肇叔完善检查后考虑为心脏骤停后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病,经系统性治疗及顺利置入支架开通血管,最终康复出院。肇叔的成功救治体现了在区域三级救治网络良性运作下对于急危重症救治的快速、便捷、高效优势。
为持续深化三级救治网络建设,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还通过派遣医生到总院进修、本院医生下沉基层出诊提升诊疗水平;强化急危重症患者接诊转运演练培训;畅通信息共享和优化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医疗集团成员单位联合例会等形式有效提升了区域医疗救治能力,2023年,人和镇卫生院转运至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32例,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转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3例,为辖区居民的健康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