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NEWS
德承百年
白云区中西医协同肿瘤康复项目启动,引领肿瘤康复新未来
10月25日,白云区“LIFE”中西医协同肿瘤康复项目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下称“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正式启动,通过整合中西医资源,创建“社区+医院+疾控”联动肿瘤患者管理新模式,为肿瘤患者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康复服务,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LIFE”项目以“Lead(引领)”、“Integrate(整合)”、“Fullcycle(全程)”、“Ecosystem(生态系统)”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构建一个全面、高效、可持续的肿瘤康复生态系统。项目响应了白云区创建慢病管理示范区的号召,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发挥区级中医医院的技术引领作用。
启动会上,白云区卫健局四级调研员林泽湖;白云区疾控中心副主任陈艳芳;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院长周迎春、院长助理张斌;白云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志明和项目负责人林洁涛,以及广中医一院肿瘤中心、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肿瘤科等专科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项目的启动。

会议初始,张斌致欢迎词,他表示,“白云区LIFE中西医协同肿瘤康复项目”是一项关乎民生、情系百姓的慢性病健康管理项目,将通过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有效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升服务能力,建立数字化慢病管理创新平台,成为社区医生和社区患者的最强后盾。
随后,项目负责人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肿瘤科主任林洁涛和白云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部部长李广镇分别就“LIFE”项目的建设方案和未来规划以及前期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展现了项目在肿瘤康复领域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据了解,“LIFE”项目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1. 加强区域服务能力:以白云湖社卫为试点,构建全区范围内的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规范,加强肿瘤科的区域服务能力。
2. 创新管理模式:建立“社区+医院”联动肿瘤患者管理新模式,形成由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组成的技术团队,推广中西医协同临床重大创新技术。
3. 数字化慢病管理:建立肿瘤患者数据库,运用数字化慢病管理信息化工具,开展基于数据库的临床科学研究工作,加快社区肿瘤患者数字化慢病管理。
4. 培育基层中医优势专科:指导白云湖社卫建立肿瘤科,开设癌痛门诊、肿瘤营养门诊等专科门诊,形成基层中医优势专科。
会上,白云区疾控中心陈艳芳副主任表示,疾控中心、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方共同建立肿瘤防治体系,“LIFE”中西医协同肿瘤康复项目的推出,搭建了由疾控中心、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方共同建立肿瘤防治体系,创新了癌症患者的社区管理模式,依托肿瘤数字化网络平台,及时收集、报告和分析患者信息,以便尽早发现潜在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实现防、筛、诊、治、康的全程管理。
白云区卫生健康局四级调研员林泽湖指出,LIFE项目的启动是白云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的重要一步。他希望参与项目的医务人员能够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高效推进。
周迎春表示,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就医流程、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服务质量。她对肿瘤科牵头的“白云区LIFE中西医协同肿瘤康复项目”充满信心,并期待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
揭牌仪式后,专家们就肿瘤防治的新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广中医一院肿瘤中心曹洋教授分享了2024年 EGFR突变肺癌治疗新进展,叶小卫教授探讨了中医药在肺癌多学科防治中的应用,蒋梅教授则通过一则典型病例报告提出了Her-2变异晚期NSCLC的长程管理模式,黎鹏教授形象生动地展示恶性肿瘤的血管介入治疗。
午餐过后,专家们热情不减。区疾控陈婉明教授对白云区肿瘤随访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京溪街社卫中心曾友谊教授提出医防融合以铸就肿瘤高效随访。最后,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林洁涛教授阐述了基于ePRO 的肿瘤临床管理的实施策略,何思敏教授分享了中药重剂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心得。
培训班内容丰富,干货满满,充分展现了肿瘤专家深厚的学术底蕴。这不仅极大提升了与会者的专业素养,还为肿瘤预防、治疗和康复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和启发。
来源:南方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