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7878
今天是: 2025年04月20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NEWS

德承百年

“肠”治久安,美好“胃”来!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引进新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迁,我国的胃肠道肿瘤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体检的意识也日益提升,消化内镜检查是胃肠道肿瘤筛查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自今年1月中旬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扩建改造完成后,受到周边群众的广泛关注,消化内镜中心日均诊查量较前有大幅度提升,为了让广大群众免去排队等候之苦,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完成胃肠镜检查及治疗,我院消化内镜中心送来的第一个好消息就是胃肠镜检查时间已调整为: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候开展胃肠镜检查(包括普通以及无痛检查)。




      第二个好消息是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已可以开展内镜下治疗,例如胃肠道息肉患者已能在我院收住院进行诊查、切除,免去了周边群众跑大医院就诊远、就诊难的困扰!



△脾胃病科庄昆海副主任医师为患者做胃镜检查


  话题1
胃肠道息肉是不是一定要切除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脾胃(肝胆)病科负责人庄昆海如是说:

      胃肠道肿瘤患病人群现在越来越年轻化,即使普通人群也建议在40岁开始接受一次胃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胃肠道息肉属于癌前疾病,一不留心有可能转化为肿瘤。息肉有很多的病理类型,临床上常见的有炎性、增生性、管状腺瘤、锯齿状腺瘤等。对于炎性、增生性,0.5公分以下的可以定期复查胃肠镜,看息肉大小的变化,一年内复查较前明显缩小或减少的,是可以不切除的;如果较往年明显增大,甚至发生病理类型改变的,就建议切除息肉。如果是管状腺瘤或者锯齿状腺瘤就一定要进行切除,防止癌变的可能,术后三个月或者半年再进行复查,查看息肉是否有复发的情况。


话题2
早期胃癌的筛查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全球每年新发胃癌100余万,中国占42%,死亡约80万,中国占35%,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而每年死于胃癌者约占全部肿瘤死亡者的1/5。胃癌术后生存期长短是评价胃癌诊断水平的重要指标,生存期长短与胃癌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为95%,晚期胃癌则为40%。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很低,一般为5%-10%,而日本高达50-60%,韩国也达到40%。胃癌疗效与病期早晚和诊治方法及手段密切相关,早期胃癌经足够的治疗后90%以上患者能生存5年以上或治愈,而晚期胃癌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不足5%。因此,早发现是改善疗效、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对胃癌高危人群定期胃镜等检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有效手段。

       临床上有一些报警症状:如“体重下降、吞咽困难、黑便、贫血、进食呕吐、触诊腹部有包块等,则需要做胃镜;另外根据年龄,40岁以前得胃癌可能性不是特别大,胃镜做得少。年轻人,症状不严重,一般不主张做胃镜(指无报警症状的人群),是否做胃镜检查可在服药一个星期后视情况而定。如果症状有所缓解,则不做胃镜,如果症状未缓解,则需做胃镜。40岁以上,有报警症状或服药后二三个星期症状还未改善请务必要做胃镜。当然,现在胃癌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早检查,对疾病的诊断防治有很大帮助。


话题3
肠镜检查知多少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根据2012年肿瘤年报显示结直肠癌的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第5位,并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的情况是: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无症状的人定期肠镜筛查肠癌者极少,都是怕麻烦、怕痛苦,或者怕花钱。甚至曾经切除过息肉者也不定期复查,虽然不是所有的良性腺瘤性息肉都会进展至癌,但是大部分结直肠癌起源于这些良性病变。目前认为,早期肠镜检查,可以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及生存率,并可使结直肠癌死亡率下降15%-33%。对于无大肠肿瘤家族史的一般人群,若经济条件允许,50岁应做第一次肠镜检查,若无异常,则以后每隔3-5年检查一次;若发现腺瘤性息肉应尽早摘除,术后每年进行一次肠镜复查。若条件不允许,可进行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再进行肠镜检查。若父母或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中有肠癌患者,则应该适时接受肠镜检查;如果不到50岁的非直系亲属发现肠癌,应该前往医院就诊,及时接受肠镜检查。


      如果以下这些症状持续两周或两周以上,即应去医院检查:

①排便习惯改变:最近经常腹泻或便秘;和以前相比,粪便形状改变或变细。

②黏液血便:大便中常带有鲜红或暗红色血液和黏液。

③里急后重感:总是感觉大便没有排完,想排便却又排不出便。

④持续性腹痛: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

⑤贫血经常伴随着疲劳和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

⑥大便隐血实验持续阳性或癌胚抗原指标持续升高。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脾胃(肝胆)病科 庄昆海副主任医师
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内一科 梁嘉欣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