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7878
今天是: 2025年04月10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护理天地 >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

NURSE

德承百年

儿科中医特色疗法

一、中医特色技术方面:

(一)小儿捏脊:

1、作用机理: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2、适应症:适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嗽、夜啼等,也可作为保健按摩的方法。

(二)穴位贴敷

1、作用机理:穴位贴敷是利用药物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通过腧穴经络所属脏腑,激发和调整机体内在的生理功能,起到治疗作用。

2、适应症:小儿外感咳嗽、肺炎、哮喘、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

(三)中药熏洗:

1、作用机理:熏洗时药物通过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深入腠理、脏腑各部位直接吸收,输布全身,以发挥其药理作用。

2、适应症:感冒,发热、肺炎等。

(四)吴茱萸热敷:

1、作用机理: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血液循环加快,利用其药效和温度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作用。

2、适应症:咳嗽、呕吐、腹痛、腹胀等。

(五)拔火罐:

1、作用机理: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付在皮肤穴位上,达到温通经络、社风散寒、祛除瘀滞、拔毒泻热等作用。

2、适应症:发热、咳嗽、气喘、腹痛等。

(六)耳穴压豆:

1、作用机理:通过其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等作用。

2、适应症:咳嗽、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

(七)穴位注射:

1、作用机理:通过针刺及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其疗效。

2、适应症:咳嗽、气促、气喘、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


三、中医健康指导:

(一)肺炎喘嗽辩证施护:

1)风寒闭肺证: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进食适量的优质蛋白,入蛋、奶、鱼、肉等。②多饮水,以助汗出,有利于退热及祛邪,可用葱白三根、生姜三片,炒杏仁10g,水煎服。忌:生冷瓜果(如:绿豆、柿子)、螃蟹等性食物。③应注意保暖,病室内空气清新、温暖。对有高热者,只要表邪未解,就不可用冷敷等物理降温法退热,以防毛窍闭塞、邪无出路。服用退烧药后,避免汗出当风。

2)风热闭肺证:①宜清淡、凉润、易消化之品,多饮水或清凉饮料,入梨汁、萝卜汁等以生津止渴,可食用清凉的黄瓜、西瓜、苦瓜或绿豆汤;②平时可食梨、枇杷叶等新鲜水果或枇杷叶粥;以鲜枇杷叶15克,加水煎煮去渣后粳米适量,煮粥服食。宜食梨粥、藕粥;干咳少痰、质粘难出者可用生梨1个,去皮加川贝10克,冰糖适量蒸服或用双花、枇杷叶适量,泡水代茶,以清热润肺化痰;燥热咳嗽,宜食雪梨、甘蔗以生津润肺止咳,也可用麦冬煎水代茶饮。③室内宜通风凉爽,但避免直接吹风,发热身痛者卧床休息。用辛凉解表药后要观察出汗、体温、伴随症状的变化情况,勿汗出当风。汗出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保持床单的干爽整洁。

3)痰热闭肺证: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健脾利湿、化痰止咳。配食健脾利湿化痰之品,如薏米、赤豆、山药。痰湿者忌糯米、甜食、肥甘等助湿生痰之品。苏子粥:苏子15g,水煎去渣后入粳米适量,煮粥服食;薏米30g,加粳米适量,煮粥服食。②室内空气清新,湿度应略低,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4)正虚邪恋:可增加牛奶、鸡蛋、瘦肉、新鲜鱼类以及蔬菜等。常食常食山药粥等。便溏者可予薏仁粥等忌食生冷、煎炸、烘烤等食物。


(二)小儿泄泻辩证施护:

1)伤食泻证:①调整和适当限制饮食,停止哺喂不易消化的脂肪类食物。②呕吐者,不宜急于止吐,应将宿食全部吐出。③腹痛者,可用按摩法促进肠蠕动以排便。腹胀时给予腹部热敷。

2)风寒泻证:①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复感风寒。饮食宜辛温之品,忌食生冷瓜果和肥腻之品。②配合温针或灸足三里、中脘、气海、三阴交等穴。③可配合推拿和捏脊疗法。

3)湿热泻证:①忌食油腻辛辣和生热燥火之品,宜多食新鲜蔬菜和果汁等。

②可配合针灸治疗,取穴:中脘、天枢、阴陵泉,以泻法为宜。③高热口渴、呕吐者可对症护理,减轻症状。

5)脾肾阳虚泻:①饮食宜清淡、热、软、少渣,少量多餐。忌食生冷、油腻等难消化之品。可常食参粥、黄芪粥等。②注意服部保暖,可用艾灸神阙、天枢,或贴敷脐部。③配合针灸、推拿、捏脊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