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MANAGEMENT
德承百年
小孩又双叒发烧了,小心“亲吻病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儿科 张晓明副主任医师
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儿科 吴邹平医师
看到粉嫩嫩的小宝宝,
实在是忍不住想要亲一口啊。
但是你知道吗?
这种看似很常见的举动,
却很有可能让宝宝患上“亲吻病”。
“亲吻病”是什么?
“亲吻病”这个浪漫的名称是一种儿童常见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别称,是一种由 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引起的以唾液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性疾病。其典型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有些患儿可伴有肝、脾肿大,抽血可见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加。
-02-
主要临床表现
1)发热,持续时间 1~2 周或更久,婴幼儿发热可不明显;
2)扁桃体出现灰白色分泌物,部分患儿可出现上腭有淤点;
3)浅表淋巴结肿大,其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
4)肝脏肿大;
5)脾脏肿大;
6)眼睑水肿;
7)部分患儿可出现荨麻疹、斑丘疹样皮疹,表现多样。
-03-
宝宝考虑“亲吻病”,一般需要做哪些检查?
1)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数量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关度更高,白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增高则提示患者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可能性更大。
2)EB病毒抗体检测:EB病毒感染后在不同阶段可产生不同的抗体,EBV-CA-IgM 抗体最早出现,持续时间可至数周甚至 3 个月,所以 VCA-IgM 是反映 EBV 急性感染的可靠标准之一。
3)EB病毒DNA检测:可直观反应病毒复制程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4)彩超:肝脏、脾脏彩超可出现肝脏、脾脏肿大。
5)其他: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心肌酶升高、肾功能异常等表现,应在医师指导下完善相关必要检查。
-04-
“亲吻病”的宝宝应该如何治疗
1)对症治疗:注意休息,目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尚无特别的治疗手段,对症以解热、镇静、护肝为主。
2)抗病毒治疗:不常规推荐,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是通过移植病毒多聚酶、终止DNA链的延伸而产生相应的抗病毒作用。
3)抗生素使用:对于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可使用敏感的抗生素。但是忌用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以免引起超敏反应,加重病情。
4)对于有脾脏肿大的患儿,应当避免任何可能挤压或者撞击脾脏的动作,限制小朋友的运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有脾脏肿大的患儿其恢复过程缓慢,小孩应在症状缓解后2-3个月,甚至半年后才可剧烈运动。另需要注意处理患儿便秘情况,避免努劲排便时腹压过大。
“亲吻病”的预后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的患儿若无发生并发症,大多数预后良好,病程持续时间大约1-2周,有些患儿恢复较缓慢,可持续数周,甚至2个月之久,亦可发生反复。少数患儿,可能并发脾破裂、脑膜炎、心肌炎、肝炎和播散性淋巴增生性疾病。免疫系统先天缺陷患者易引发免疫系统异常而危及生命,预后不良。因此,改善患儿预后首先进行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对症治疗。
得了“亲吻病”的小孩能上学吗?
由于EB病毒能够在患儿体能间断排除数月至数年之久,而且传单的小孩很难做到明确感染源,因此,对于近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小孩,在疾病恢复后可上学。但对于脾脏增大的小孩,应当注意避免腹部撞击和限制剧烈运动。